正式会员
- 积分
- 62
- 比特币
- 2820
- 威望
- 62
- 注册时间
- 2010-9-10
|
(, d& D2 F3 p- }' v$ d6 a0 g
0 M) m$ g1 { U+ e5 z讨厌夏天的理由里,蚊子算得上一条!夜幕降临后,这种微型轰炸机一刻也不消停——环绕盘旋,伺机猎血。做父母的岂忍心宝宝细嫩的皮肤与蚊子亲密接触?与蚊子斗争成了每天必修课——电蚊拍、花露水、蚊香蚊帐齐上阵……一到夏天就在网络上疯狂转发的维生素B1驱蚊法与近年来令人关注的“花露水农药门”,孰是孰非?
; n. }2 Y/ M9 N7 F" P* L( W- U4 x& j, C
4 T1 c; w ~, c& m# q7 `( }蚊香有毒,宝宝勿近? ~8 A0 y$ ]& z+ B6 p' m p& d
; M- t% {3 t8 D- {
“一盘蚊香释放的有害物质与一百支香烟无异,蚊香能致白血病,蚊香含有DDT……”只要你上网,总能发现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。事实是否真如此呢?9 ]: i; Z# J _
- U7 v* q9 t+ ^. m! |/ M% e$ | 市面上大多蚊香,其有效成分为(拟)除虫菊酯类杀虫剂。早在16世纪,波斯人就发现除虫菊的花具有杀虫作用,后来人们从中提取出除虫菊素。这是一种击倒快、杀虫力强、广谱、低毒、低残留的杀虫剂,缺点是在日光和空气中不稳定。上世纪70年代,人工合成拟除虫菊酯后,它便真正成为了家用卫生杀虫剂的支柱。
2 g) ^* h3 x) S% p2 P: I1 P' u) U( u; M8 T! h
在加入有机填料、黏合剂、染料和其他添加剂之后,一盘盘蚊香出炉了。一经点燃,(拟)除虫菊酯被释放到空气。按其毒理,它具有驱避、击倒和毒杀三种不同作用。换言之,蚊子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到这种空气,会本能地产生逃避反应。
& @7 U& F+ D+ B" j- b. p. I8 ]5 X5 e# j$ p0 C
可以放心的是,这种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和环境中的剂量,尚未达到对人类构成威胁的最低标准。换言之,“一盘传统蚊香释放的有害物质与一百支香烟无异”,这句话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。不过,近些年来,很多家庭大多已很少选择盘式蚊香。此外,如果儿童的气道敏感性高,也不建议使用。# l5 ^& G; z$ j k( W- g, n4 h
$ q% ?# {) F7 p, W- \+ B1 N/ X& ?' Q* u) Z( v b% B
2 a7 z5 J5 T# ~3 p* C; a
( h1 {/ P4 d \5 E/ }维生素B1驱蚊,只是个传说8 p8 a$ l i2 _, N" U
; _) c, r& H$ l# R0 j 维生素B1能驱蚊防蚊,是个流传已久的网络传说。在国外的网站上也有很多关于它的讨论,不过使用方法是每天服用100mg的维生素B1。若追根溯源,“维生素B1驱蚊”最早出自于上世纪40年代的西方国家。简言之,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“输入型”流言。
# n) m" k( o% P+ X/ M3 ~' {/ \" x! X0 c& h: u8 _; m4 p
早在1969年,便有研究者对维生素B1是否能驱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,文章题目直言不讳地指出“维生素B1不是人用驱蚊剂”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(FDA),曾对市面出售的非处方类(OTC)驱蚊剂有过说明。其中就明确提到了维生素B1类的药品:
0 \3 S9 N* q2 c1 U, W& W( x _/ d; k" P& i3 K" x
口服维生素B1是市面上一种驱蚊类OTC药品。目前,尚无充分数据表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。那些在药品标识上表明是口服驱蚊类OTC药品的,是虚假的、误导的、并无科学数据支持的……总之,任何宣称含有驱蚊成分的口服OTC药品,并不能确保安全有效。# v5 r _7 \$ @* j1 |
+ R7 C9 d5 W4 J( n& E, @ 值得提醒的是,人体每天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在1~1.5mg,肉类、豆类、坚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,一般无需额外补充。而网络上流传的各种维生素B1驱蚊配方里,其剂量接近正常人体需要量的100倍。尽管较少有维生素B1过量危害的报道,但可能对其他B族维生素吸收、胰岛素与甲状腺素的分泌产生干扰,大量补充并不是明智之举。
0 t, C/ V, e% o
5 Y- R. P, `" Z* n% O: z% {6 I( L% ]1 w5 k) ]1 }6 H+ ^' ^ {
( i6 w% T* o- a9 L5 u2 K, g
9 l' g( k2 v2 F驱蚊水、防蚊贴,DEET是关键
7 W& `4 n9 h) u# T$ N M+ Q" s! F/ ]+ X
2002年,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研究者马克·弗雷丁(Mark Fradin)在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发表研究声称,含有DEET(N,N-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)的驱蚊水,即便少量也能保护人体免受蚊子侵袭达5小时。不含DEET的驱蚊喷雾剂,效果则差很多,有的甚至不足20分钟。9 S2 ^6 I; }3 ~& ?- \& M3 C9 u
9 F; }- M; f+ C: g
这一试验结果意味着,选购涂抹皮肤的驱蚊产品时,应该看看其有效成分是否为DEET或类似物。DEET之所以有效,原因在于它迷惑了蚊子的嗅觉。要知道,蚊子全凭敏锐的嗅觉过活——你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散发出的体味,就是它的开饭铃声。但也有研究表明,DEET是通过令蚊虫感到不适而奏效。6 m* F) M J9 Y% P; k4 v0 N! k
2 V/ L1 j5 J) w5 S& A4 }" w 花露水用花露油作主体香料,配以酒精制成。它能驱蚊,是利用母蚊不喜浓烈花香的特性。但其在皮肤上挥发快,因此保护时间不会长。在市场上热门的宝宝驱蚊产品,如户外用驱虫(蚊)膏、防蚊手环等,都标着“纯天然植物香茅”的旗号,实际效果并不好,保护时间仅为3~30分钟。
" k6 K+ e2 Z4 c# D" ]3 }% i- C8 w$ L) H$ ?% u
不过,美国梅奥诊所的建议是,对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,不能使用含有任何DEET成分的驱蚊剂。对年龄稍大的儿童而言,使用此类产品时,DEET的浓度不应该超过10%。使用驱蚊剂时,应只涂抹在裸露的皮肤上。
) q) {: v9 Z! {3 v' b _( q* N1 o$ r9 A+ I+ ?1 H
换言之,有衣物遮挡的皮肤,不建议涂抹。家长不应该将驱蚊剂直接喷洒在儿童的衣服上,也不建议在儿童的手和脸上涂抹。+ \6 g0 v5 d% J9 v5 ]( h
3 `+ o% } U. q; f
, H }8 E! \/ t6 T" g' s8 H- o
; b# F$ X0 |- O b% q
# ?- T6 g. t, a- X9 y“花露水农药门”,不必过分担忧
]6 G1 ~( s, K% E& { D# e* i0 k# P1 E+ N
近年来,妈妈们对驱蚊花露水这类产品的外包装进行了详细的解读,却发现,那些含有菊酯、驱蚊酯、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蚊产品,会标注有“农药正式登记证号”,这不禁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,生怕使用的过程中宝宝是否会出现中毒的情况。
5 F0 c" ~) ]6 o H" g& r3 V% _! A# p S7 G; u& W
事实上,作为驱蚊使用的那些成分(即前面提到的菊酯、驱蚊酯、避蚊胺等),它们的确是属于农药监管体系,明确的产品标示本身就是一种认可。其次,驱蚊产品里此类物质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,在正常的皮肤接触时,不会造成身体伤害,但能起到驱蚊的效果。因此,只要儿童在使用时不出现皮肤过敏或刺激性过强的问题外,我们就不必对其过分担忧。
5 L' c- c8 ?$ d" z' T* D" _% @" i) I
驱赶蚊子,绝对不是一桩涂抹点花露水或驱蚊剂便轻松解决的事情。最重要的是,不要让家庭或周围环境里存在死水,及时地保持环境清洁和卫生。当宝宝晚上睡觉时,可在房间的角落里放置一个光亮的诱蚊器,蚊子会被光所吸引。家长应该在入夏时检查门窗是否密闭,再为宝宝买一顶蚊帐,这样便能有力隔绝蚊子企图同宝宝接触的可能。
7 M! b0 @6 y) Z9 m1 {" |. R S8 X& N* }- ~' S
此外,由于蚊子会被深色所吸引,因此宝宝在活动或睡眠时,最好选择浅色长袖衣服,尽可能多的遮挡住皮肤,以免给可恶的蚊子可乘之机。如果宝宝被蚊子叮咬了,最重要的或许不是赶紧涂抹各种药膏,而是查看孩子皮肤的反应,尽可能防止他用小手抓挠。如果皮肤奇痒难耐,可以涂抹一点食用醋来进行缓解。 |
|